实验室CMA认证流程 实验室CMA认证是对实验室测试能力的认证,是实验室能否为产品提供合格测试报告的重要标志。实验室CMA认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实验室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CMA认证的测试项目、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CMA认证文件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纠正非符合项等工作。 2.申请阶段实验室向认证机构提交CMA认证申请,包括提交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认证机构对申请进行初审,确认实验室是否符合CMA认证的条件。 3.现场审核阶段认证机构安排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包括审核实验室的设备、技术人员、测试方法等。审核员将审核结果反馈给认证机构。 4.审核结果评定阶段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进行评定,包括评定实验室是否符合CMA认证条件、是否存在非符合项等。评定结果分为合格、有条件合格、不合格三种。 5.证书颁发阶段认证机构根据评定结果颁发CMA认证证书,证书有效期为3年。实验室获得CMA认证证书后,可以为产品提供合格的测试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向资质认定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一)机构名称、地址、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 (二)法定代表人、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的; (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取消的; (四)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检验检测方法发生变更的; (五)依法需要办理变更的其他事项。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系统地阐述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要求和规定的文件。 一般来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是指以下3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手册是一个检测机构的纲领性文件,它阐明了机构质量方针,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必须严格遵从2016年6月发布的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评审准则》要求,对每一个条款如何遵循做出描述,对其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应达到什么水平、要做什么、应有什么,做出明确的规范及描述,是检验检测机构全体人员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依据。 在编写过程中,应先准确理解新版《准则》《释义》的要求,结合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逐条对照《准则》27个条款,对检测机构的组织、人员、工作场所和环境、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机构的特点,适合自身质量方针以及工作特点逐条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描述。
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分为两级实施。-一个为,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另个为省级,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青组织实施,具体了作由计量认证办公室(计量外承办。不论是,是省级,实施的效力均是完全一致的,不论是还是省级认证,对通过认证的检测机构在全国均同样法定有效,不存在办理部门不同效力不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