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阶段
建立符合 17025 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编写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开展全员培训(标准理解、体系操作),试运行至少 6 个月;
完成至少 1 次内部审核和 1 次管理评审,解决发现的问题。
申请与评审
向认可机构(如 CNAS)提交申请,附体系文件、检测 / 校准能力范围等材料;
认可机构进行 “文件评审”(审核体系文件合规性);
现场评审(分两阶段):
一阶段:初步检查实验室基本条件(如设施、设备、人员),确认是否具备进入二阶段评审的条件;
二阶段:评审(管理体系执行情况、技术能力验证),开具 “不符合项”(如设备未校准、方法使用错误)。
ISO/IEC 17025 审核
分为 “管理体系审核” 和 “技术能力验证” 两部分,其中技术能力是审核核心:
现场评审会通过 “盲样测试”“人员操作观察”“设备校准记录核查” 等方式,直接验证实验室的技术能力;
必须明确列出认可的 “检测 / 校准能力范围”(如 “金属材料拉伸强度检测”“电子天平校准”),证书仅对范围内的项目有效。
ISO/IEC 17025 的管理要求部分以 ISO 9001 为基础(可理解为 “实验室版的 ISO 9001 + 技术要求”),因此:
通过 ISO/IEC 17025 的实验室,其管理体系已满足 ISO 9001 的核心要求,但无需单独申请 ISO 9001 认证;
反之,通过 ISO 9001 的实验室,若要开展检测 / 校准业务,仍需补充满足 ISO/IEC 17025 的技术要求才能获得认可。
简言之,ISO/IEC 17025 是实验室的 “技术能力身份证”,而 ISO 9001 是各类组织的 “质量管理通用证”,两者适用场景和目标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