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注册申请材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线上预审通过后,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工商局递交纸质申请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完成税务登记相关事项:
税务报到:公司成立后 30 天内,携带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公司章程、银行开户证明、租赁合同等资料,到当地税务局进行税务报到,部分地区已取消纸质税务登记证书,但仍需完成相关登记手续。
购买税控设备:若公司涉及增值税发票的开具,需购买金税盘或税控盘等税控设备,并在税务局进行初始发行。
核定税种:税务机关会根据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核定适用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并确定税款的申报周期,通常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按月或按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
税务登记与税种核定错误
未及时办理税务报到:工商注册后超 30 日未到税务局登记,可能被处以 2000 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罚款更高。
税种核定遗漏或错误:
例:未核定印花税(如合同、账本贴花),导致漏缴;或误将小规模纳税人核定为一般纳税人,影响税率适用。
未关联银行三方协议:未签订税务、银行、企业三方协议,无法自动扣缴税款,导致逾期缴费产生滞纳金。
账簿设置与记账不规范
未按规定建账:
小规模纳税人误以为无需建账,仅用流水账代替正规账簿,不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要求,可能被责令限期改正。
会计科目使用混乱:
例:将 “管理费用” 与 “销售费用” 混淆;股东个人消费计入公司 “差旅费”,导致税务稽查时被认定为偷税。
凭证与票据缺失:
无票支出(如向个人采购未取得发票)直接入账,税前扣除不合规;报销凭证无经办人签字、无附件清单,导致账务真实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