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协作机制
固定对接人制度
确认是否有专属会计对接企业,避免多人交接导致信息混乱;同时明确对接人联系方式及响应时间(如工作日 24 小时内回复咨询)。
定期对账与反馈
约定每月或每季度核对账目(如银行存款、往来账款),并要求代理公司及时反馈税务政策变化(如税率调整、优惠政策),协助企业调整财务策略。
税务登记与基础申报类
税务登记代理:代办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
纳税申报代理:代为编制、报送各类纳税申报表(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并完成税款缴纳。
发票相关代理:协助申领、开具、保管发票,处理发票认证与核销。
税务筹划与合规管理类
税务筹划设计:根据委托人经营情况,制定合法的节税方案(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业务模式优化税负)。
合规审查:审核财务报表与税务处理的一致性,排查潜在税务风险(如发票合规性、税前扣除合理性)。
税务健康检查:对历史税务处理进行审计,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
税务代理的主体资格与行业规范
(一)代理主体分类
代理机构:
需具备税务师事务所执业资质,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中具备税务代理资格的部门。
代理人员:
需通过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并注册,或具备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且在税务领域有专业经验。
(二)执业原则与规范
合法性原则:代理行为需符合税收法律法规,不得教唆委托人逃税、漏税。
独立性原则:代理机构与人员需独立于税务机关和委托人,保持客观中立。
保密义务:对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税务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允许不得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