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司营业执照时,经营范围可参考以下方法填写:
确定行业门类:我国行业门类共有 20 大类,如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首先要明确公司所属的行业门类,这是填写经营范围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后续具体经营项目的填写。
参考规范表述:可登录 “国家统计局” 官网,查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从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小类、中类或者大类自主提出经营范围登记申请,以确保表述规范准确。
明确主营业务和兼营业务:主营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应放在经营范围的首位,并详细描述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种类。兼营业务是主营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放在次要位置简要说明。例如科技公司,主营业务可写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兼营业务可写电子产品销售等。
注意填写格式:经营范围应尽可能详细和具体,包括拟从事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辅助业务,每个经营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确保清晰明确,避免使用模糊和宽泛的词语。
区分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一般经营项目无需经过特别审批即可从事,拿到执照后可直接营业。许可经营项目分为前置审批和后置审批,前置审批需先获得相关部门批文才能设立公司,后置审批则是先注册公司,再办理相应许可证,填写时要明确相关项目是否需审批及审批类型。
考虑税务相关问题:对于计划申请核定征收的新设企业,应避免在经营范围中出现不允许核定征收的项目。同时,经营范围并非越多越好,超出经营范围的业务虽可到税务局代开发票,但可能无法享受某些税收优惠,填写时需谨慎考虑。
关注字数限制:根据工商登记相关规定,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字数一般要求在 80 个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因此需尽量精简、概括,在有限字数内完整准确地表达经营内容和方向。
税务报到与税务登记
报到时间:公司成立后 30 日内需到所属税务机关办理税务报到,逾期可能面临罚款。
具体事项:
填写《税务登记表》,提交营业执照、公司章程、银行账户信息、法人及财务人员身份证明等材料。
税务机关会核定公司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率及申报方式,确认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
若为一般纳税人企业,需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手续。
行账户备案与税务关联
将银行基本户信息报送税务机关备案,并签订 “三方协议”(企业、银行、税务),实现税款自动扣缴,方便纳税申报。
完成税务登记相关事项:
税务报到:公司成立后 30 天内,携带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公司章程、银行开户证明、租赁合同等资料,到当地税务局进行税务报到,部分地区已取消纸质税务登记证书,但仍需完成相关登记手续。
购买税控设备:若公司涉及增值税发票的开具,需购买金税盘或税控盘等税控设备,并在税务局进行初始发行。
核定税种:税务机关会根据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核定适用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并确定税款的申报周期,通常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按月或按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