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注册申请材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线上预审通过后,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工商局递交纸质申请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后续事项:
办理银行基本户:公司注册完成后,需办理银行基本户开户,用于日常资金收付等业务,每个公司只能开一个基本户。
记账报税:完成公司注册后,需先办理税务报到,提供会计信息。公司成立后一个月起,每月需记账并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缴纳社保:公司需在 30 天内到所在区域管辖的社保局开设公司社保账户,办理《社保登记证》及 CA 证书,并和社保、银行签订三方协议。
申请税控及发票:若企业要开发票,需申办税控器,参加税控使用培训,核定申请发票,完成申请后可自行开具发票。
企业年报:根据规定,每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企业应当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企业,会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甚至纳入严重违法企业 “黑名单”。
年度汇算清缴:在次年 1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期间,对上一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根据税法规定,调整会计账目与税务规定不一致的地方,确定实际应缴税额,多退少补。同时,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在内的年度财务报表,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并按规定完成年度工商年报的报送。
资料保存备查: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及纳税申报表、完税凭证等税务资料,以备税务检查或审计需要。
纳税申报错误与遗漏
逾期申报或零申报违规:
未在申报期(如每月 15 日前)完成纳税申报,按日加收滞纳税款 0.05% 的滞纳金;长期零申报(连续 3 个月以上)可能被税务机关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税种申报遗漏:
忽视附加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申报;未代扣代缴员工工资的个人所得税(即使工资未达起征点也需申报)。
计税依据错误:
例:增值税申报时,未区分含税收入与不含税收入,多算或少算应纳税额;企业所得税预缴时,未按实际利润额申报,导致预缴税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