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注册申请材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线上预审通过后,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工商局递交纸质申请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日常记账与报税:
日常记账:每月对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等进行详细记录,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依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定期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申报纳税:登录当地电子税务局网站,按系统指引进行网上申报,也可前往办税服务厅上门申报。增值税、消费税等通常按月或按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如有员工,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同时按规定申报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其他税种。若公司在某一申报期内没有任何收入和支出,也需进行 “零申报”,避免因未申报而受到处罚。
税款缴纳:申报成功后,确保银行账户有足够余额,通过三方协议自动扣缴税款,也可选择网上银行、办税服务厅 POS 机等方式缴纳税款。
财务与税务政策理解偏差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政策混淆:
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超 45 万元(2023 年起政策可能调整)未足额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错误享受小规模免税政策。
税收优惠适用错误:
未正确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如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应纳税所得额超标),多享受减免税。
如何规避错误?
聘用专业财务人员或委托代理记账:确保记账报税由具备资质的人员操作,减少人为失误。
定期学习税务政策:关注税务局官网、公众号,及时了解政策变动(如免税额度、税率调整)。
建立内部复核机制:财务人员记账后,由主管或第三方复核报表、申报表,降低错误率。
保留完整票据与凭证:所有收支业务务必取得合规票据,按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保存至少 10 年。
提示:若已发生错误,应及时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并更正申报,主动纠错可减少处罚;对复杂业务(如股权变更、跨境交易),建议提前咨询税务师或律师,避免风险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