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材料
填写完整的职称申报表。
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
学历证书,提供成人高考高升专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个人聘用合同或聘岗文件、聘用花名册;企业单位人员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劳动合同复印件(大专学历需 3 年以上,社保缴费申报系统自动比对)。
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明(部分情况需要)。
《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登记表》复印件。
专业工作总结,或本人参与并撰写的工程项目报告。
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项目业绩资料。
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具体申报要求可在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查询相关专业的申报评审条件。
申报流程
单位账号创建:国有企事业单位按单位隶属关系分级创建,非公组织机构按属地原则创建。
个人账号创建:用人单位账号通过审核后,单位管理员为申报人创建个人账号。
个人申报:申报人登录指定的职称申报系统,录入个人基本信息、业绩成果等资料,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的扫描件。申报人需在规定的申报截止时间前提交评审材料。
单位审核:用人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一致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上级部门审核: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经用人单位审核后,逐级上报至相应的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或其委托的机构进行审核。
专家评审: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通过审核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专家根据评审标准和程序,对申报人的品德、能力、业绩等进行综合评议,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投票表决。
结果公示: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结果确认与备案:经公示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员,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确认;具有职称评审权的用人单位,其评审通过人员应当向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部门备案。
教育类
教学业绩材料:
教学工作量证明,如年均教学课时统计。
教学质量考评证明,如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评证书。
教学技能竞赛获奖证书,如厅级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证书。
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证明,需注明申报人是第 1 指导教师。
科研业绩材料:
发表的期刊论文,被 SCI、EI、SSCI、A&HCI 收录或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的证明。
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教研或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译著、主编或副主编的省级以上统编、规划教材。
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社会科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等的主要完成人证明。
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教学工程项目、重点教改研究项目的证明。
申报中级职称时,业绩成果证明材料一般有以下格式要求:
整体要求
真实性和完整性: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内容完整,不能有虚假成分,所有业绩材料都应有明确的时间节点、项目名称、个人贡献等详细信息,必要时还需提供相应的支撑文件或证明材料。
清晰可辨:无论是复印件还是扫描件,都要保证清晰,以便评审人员查看。
分类整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分类,例如可按获奖材料、科研成果、专利材料、论文论著材料、其他业绩成果材料等分类。
突出重点:可以通过加粗、下划线等方式突出重点内容,让评审人员能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具体格式
标题:明确标注 “职称评定业绩证明” 或 “工作业绩证明” 等,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材料的性质。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位、工作单位、职称申报级别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能明确指向申报人。
工作概述:简要描述工作职责和范围,突出与职称相关的核心内容,为后续业绩描述提供背景。
业绩描述:详细列出主要工作成果,重点突出对组织或项目的贡献,要具体、有针对性,避免模糊笼统的表述。
量化数据:尽可能用具体数据支撑业绩描述,如完成的项目数量、提升的业绩百分比、创造的经济效益等,使业绩成果更具说服力。
体现个人贡献:明确个人在团队或项目中的具体作用,如主持、参与、负责某个关键环节等,避免将团队成果全部归为个人,也不能忽视个人的重要贡献。
此外,不同行业、专业的中级职称业绩成果证明材料在具体格式和内容要求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工程类可能更注重项目相关的合同、验收报告等;教育类可能强调教学成果、科研论文等;卫生类则侧重于医疗病例、科研项目等。同时,有些地区或评审机构可能还会对材料的装订、纸张规格、字体字号等有具体要求,申报人应仔细阅读当年的评审通知,按照要求准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