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部分场景)
部分电子选票系统引入区块链的 “分布式记账” 和 “加密哈希” 特性:
每张选票生成哈希值,与选民身份分离;
投票数据通过区块链网络分片存储,任何人无法篡改或追溯单一选票来源。
案例:西弗吉尼亚州曾试点区块链投票系统,选民通过手机投票,选票以加密哈希值形式上链,确保匿名性。
端到端加密传输
投票数据从终端设备(如触摸屏)到中央服务器的传输过程中,采用AES-256 等高强度加密算法,确保中途被截获的数据包无法被解密和篡改。
即使黑客攻击通信链路,获取的也只是乱码,无法解析出具体投票内容。
随机抽查与人工复核
选举结束后,可随机抽取部分电子选票机的数据,与纸质备份或人工计票结果对比,验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匿名性,同时避免大规模暴露选票细节。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存储服务器设置严格权限:
运维人员仅能访问服务器底层运行状态,无法读取投票数据;
计票人员需通过多重身份验证(如指纹 + 动态令牌),且仅能在选举结束后读取 “后的统计结果”(如 “候选人 A 得票 X 张”),而非原始选票数据。
机制:通过 “小权限原则”,确保内部人员无法滥用权限窃取隐私。
离线投票与断网防御
为防范网络攻击,部分场景采用离线投票机:
投票机全程不联网,数据存储于内置加密硬盘;
投票结束后,通过物理通道(如专用加密 U 盘、防弹运钞车)传输数据至计票中心,从源头切断网络攻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