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但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国门,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已经列入国家技术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标准的修订工作预计2002年底完成。
废铜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新废铜和旧废铜。
1. 新废铜
新废铜是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主要包括:
· 本厂废铜:来源于冶金厂,也叫“周转废铜”(Home Scrap/Runaround)。
· 工业废杂铜:铜加工厂产生的废铜屑,或者直接返回供应厂的材料,又称“现货废杂铜”。
新废铜因为来源清晰、纯度较高,通常不需要复杂的处理即可再次投入使用,是废铜回收中的“优等生”。
旧废铜则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如旧建筑物、运输设备等拆解出的废铜。这类废铜虽然含量丰富,但回收利用的难度较大。
铜和铜基材料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回收再生。数据显示,新废铜通常占回收铜资源的一半以上,而旧废铜中约有三分之一被加工成精铜,另外三分之二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
技术进步是推动废铜回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废铜回收技术不断提高,回收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这将有助于降低废铜回收成本,提高废铜回收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对废铜回收价格产生向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