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条件方面
学历与工作年限不符:例如,申报初级职称要求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但申报人工作年限不足两年。
专业不对口:申报的职称专业与所学专业或从事的工作内容不相关,且未满足相关的转岗或跨专业申报条件。
深圳初级职称评审复查流程通常如下:
明确复查时间:一般在评审结果公示期间提出复查申请,虽然没有统一的具体天数规定,但从相关评审流程和惯例来看,通常是在评审结果公示的 5 个工作日内提出,逾期可能不予受理。如深圳市体育教练专业初级职称评审,公示时间为 5 个工作日,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需在公示期间反映情况和问题6。
提交复查申请:申报人需以书面形式向相应的评审委员会或其主管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申请中应说明申请复查的理由,如认为评审过程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对评审结果有疑问等,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业绩成果的补充材料、评审材料中存在的错误或遗漏等。
受理复查申请:评审委员会或其主管部门收到复查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复查的条件。如果申请材料齐全、理由合理,通常会予以受理,并告知申报人受理情况。
开展复查工作:评审委员会或其主管部门会组织专门的人员对申报人的评审材料进行重新审核,可能会再次审查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评审过程的合规性等。在复查过程中,可能会参考原始的评审记录、专家意见等资料。
反馈复查结果:复查结束后,评审委员会或其主管部门会将复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报人。如果复查发现评审结果确实存在问题,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纠正,并重新公布评审结果;如果复查后认为原评审结果无误,也会向申报人说明理由。
业绩成果方面
项目成果证明:如果在申报后参与了新的项目并取得成果,可提供项目验收报告、成果鉴定证书、项目获奖证书等。如参与的大数据项目通过验收,且有相关部门出具的验收合格报告,能证明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和成果。
技术创新材料:若有新的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或专利申请,提供专利证书、技术创新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行业专家对技术创新的评价意见等。例如,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或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可体现创新能力。
行业认可证明:获得行业协会、专业组织颁发的荣誉证书、奖项,或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会议上发表演讲、获得表彰等的证明材料,能反映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专业水平。
专业能力方面
培训与进修证书:参加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培训课程、进修班、学术研讨会等获得的结业证书或参会证明,表明在专业领域不断学习和提升。如参加了大数据专业的高级培训课程,获得结业证书,证明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
专业考试成绩:取得与申报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技能测试的优异成绩证明。如通过了大数据分析师职业资格考试,且成绩,可作为专业能力的佐证。
作品或成果展示:提供能代表专业水平的作品,如设计作品、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软件开发成果等,并附上相关说明或评价。例如,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或开发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软件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