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经历)条件
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
具备较为丰富的本专业技术工作实践经验,能够主持完成本专业科研课题、复杂的本专业相关项目。
具有指导工程师工作的能力。
任现职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 2 项以上规模大、意义重大或具有创新性的本专业相关项目,通过验收或专家的鉴定。
作为主要完成人,解决了核心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或在处理重大风险问题、解决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形成了重要技术成果并取得了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 1 项以上市(厅)级本专业相关科研项目、规划方案或研究课题,对项目的完成有重大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 2 项以上本专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或推广应用项目,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本专业相关 1 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或 3 项以上团体标准,标准已获批发布。
其他证明材料
获奖证书:获得的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市(厅)级以上科学技术奖、行业奖项等证书复印件。
荣誉称号证书:获得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等相关证书复印件。
继续教育证明:提供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培训结业证书、学时证明等,以证明满足职称评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
推荐信:如果是破格申报,需要 2 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推荐人需对被推荐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有深入了解,并在推荐意见中给予客观评价。
不同地区和行业在具体要求上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仔细阅读当地的职称评定文件,按照要求准备和撰写相关材料,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确定论文主题
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和研究兴趣,选择一个与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求相关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主题。例如,在电气专业中,可以选择 “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优化策略研究” 这样的主题,既紧密围绕专业,又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修改与录用
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如果论文通过审稿,期刊编辑部会发出录用通知。此时,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缴纳相应的发表费用(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