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为了改善黄铜的某种性能,在一元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铝、锡、铅、锰、铁与镍等。在黄铜中加铝能提高黄铜的屈服强度和抗腐蚀性,稍降低塑性。含铝小于4%的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铸造等综合性能。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著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锡还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黄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在锰黄铜中加铝,还可以改善它的性能,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黄铜可分为铸造和压力加工两类产品。
在过去几年内,铜表现出了两种属性,一种是作为商品的属性,一种是金融属性。作为商品的铜在过去几年内一直处于供应偏紧状态,铜价自然保持上涨的态势。而铜价上涨所带来的高额回报无疑吸引了更多资金的介入,这些资金将铜视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投资铜可以提高收益、规避通膨胀的风险,于是铜又被赋予了金融的属性。进入2003年后,铜价开始进入了上升通道,年均价格由2003年的1579美元上涨到2006年的6665美元/吨,涨幅达到322,其中2006年5月11日,铜价瞬间达到了8800美无/吨的历史高位,铜的金融属性被夸大到了,同时也告别了3000美元/吨,并进入了高铜价的时代。此后在罢工、咫风、基金、库存、美国次级债风波、中国需求等等因素的作用下,铜价开始宽幅波动,波动区间在5500 ~8500美元之间。从目前情况看,虽然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近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对铜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低库存和对中国铜需求的强劲预期仍然是支持铜价的主要因素。因此预计近期铜价仍会在较高价位,并宽幅波动。
1、定义
黄铜定义:是铜与锌的合金。假设只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就叫作一般黄铜。假设是由二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多种合金就称为特别黄铜。
紫铜定义:是比较纯真的一种铜,一般可近似认为是纯铜,又名红铜。因呈紫赤色而得名“紫铜”。
2、外观颜色:黄铜呈淡金黄色,有光泽;紫铜呈玫瑰赤色,有光泽。
3、成分:紫铜为铜含量达到了99.9%;黄铜为铜60%左右;锌40%左右;单个商标含铅1%左右,是有杂质的。
4、强度:黄铜比紫铜较高。
5、密度:黄铜为8.52-8.62(压延黄铜)密度较小;紫铜为8.9-8.95(电解铜)密度稍大。
6、导电率:黄铜比紫铜较低。
7、耐蚀性:黄铜比紫铜较差。
8、切开功能:黄铜比紫铜较好。
9、价格:紫铜比黄铜贵。
废铜回收的用途
紫铜的用途比纯铁广泛得多,它的用途具体有哪些呢?
每年有50%的铜被电解提纯为纯铜,用于电气工业。这里所说的紫铜,确实要非常纯,含铜达99.95%以上才行,极少量的杂质,特别是磷、砷、铝等,会大大降低铜的导电率。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铜中含氧(炼铜时容易混入少量氧)对导电率影响很大,用于电气工业的铜一般都必须是无氧铜。另外,铅、锑、铋等杂质会使铜的结晶不能结合在一起,造成热脆,也会影响纯铜的加工。这种纯度很高的纯铜,一般用电解法精制:把不纯铜(即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当电流通过后,阳极上不纯的铜逐渐熔解,纯铜便逐渐沉淀在阴极上。这样精制而得的铜;纯度可达99.99%。
紫铜还用于电机短路环,电磁加热感应器的制作,和大功率电子元件上面,接线排接线端子之类的。
紫铜也运用到了门、窗、扶手等家具及装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