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料
(3)特种基础油料该类油或作为特种润滑油品原料,或作为非正规产品,或作为某局部时期、范围下的油品原料而有一定市场,但一般无固定作润滑油基础油的规格标准,如轻脱油、重脱油、抽出油、汽油、航空煤油、直馏柴油、直馏润滑油组分料、各种用作再调合的成品油·--大部分为HI'液压池和机械油等。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基础油都分四大类:
合成基础油并非直接来源于石油炼制,而是对石化产品进行合成加工后获得的基础油。
加氢基础油对矿物油进行加氢处理后获得的基础油。
溶剂精制矿物油由溶剂法精制获得的矿物油型基础油。
其他基础油不属于以上3种分类的基础油。
标准基础油系指按有关标准生产的基础油,如早先中国石化总公司颁布的石蜡基中性油标准、中间基和环烷基油基础油标准,基础油系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