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矿物油含有多种有毒性物质。实验表明,如果废矿物油内的有毒物质通过人体和动物的表皮渗透到血液中,并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各种细胞丧失正常功能,是公认的致癌和致突变化合物。随意倾倒和非法转移、倒卖废油,影响人体健康不说,还会给生存环境带来二次黑色污染,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危害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生存环境。如果把废矿物油倒入土壤,可导致植物死亡,被污染土壤内微生物灭绝。如果废矿物油进入饮用水源,1吨废矿物油可污染100万吨饮用水。
废矿物油应交由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设施大多采用物理方法通过蒸馏、冷却、压滤、过滤等工序分离废矿物油,将其中的水和杂质过滤、沉淀分离出来,生产出达到或接近某种工业用油品质的矿物油。
我国废矿物油的产生及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废矿物油。废矿物油是指从石油、煤炭、油页岩中提取和精炼,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杂质污染、氧化或热分解等外在因素作用导致改变了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能继续被使用的矿物油。矿物油主要是含碳原子数比较少的烃类物质,多数是不饱和烃,主要成分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产生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主要包含工矿企业的机械设备、动力装置、运输设备、电器设备及金属加工业用过后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机油、液压油、变压器油、防锈油、溶剂油等,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行器)用过后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
国外废油再生利用技术较为成熟,在北美及欧洲都有大量稳定运行的装置。主要以蒸馏-加氢精制技术为主,再生Ⅱ类润滑油基础油,欧洲还有少量蒸馏-溶剂精制技术,再生Ⅰ类润滑油基础油。无论哪种技术,其对原料的要求都较高,是建立在废油原料精细分类的基础上的工艺技术。为了避免废润滑油被用于焚烧或者裂解成燃料,提高废润滑油的综合利用价值,欧洲废油再炼制协会积极推动将废润滑油再生炼制成润滑油基础油。
2.规模限制问题:废油的流通渠道分散,由于回收的成本造成不能大量的集中进行处理,对于环境友好、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的先进处理工艺无用武之地(一般来说规模都比较大,起码10万吨/年以上的处理规模才有相对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行业规范要求来说新建的废矿物油处理企业小的规模为3万吨/年。但是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产能基本在1万-2万吨左右,有的企业甚至年处理量才几千吨。
3.工艺技术“百家争鸣”:通俗点讲就是各自为战,固步自封,为了保证技术拥有企业自身的利益,有不少的“先进技术”实际上毫无科技含量可言,不但坑害了一批信以为真的业主,也对整个行业造成特别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寻找相关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具有一定资质和持续研发能力的正规工程公司和设计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有的企业甚至都不知道有设计院这回事,更不用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