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不利季节的干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原有公路路基土的干湿类型,可以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划分;新建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高速公路应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1、软土地区路基。以饱水的软弱粘土沉积为主的地区称为软土地区。软土包括饱水的软弱黏土和淤泥。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我国沿海、沿湖、沿河地带都有广泛的软土分布。
2、滑坡地段路基。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山坡的不稳定土(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带)作整体、缓慢、间歇性的滑动变形现象。滑坡有时也具有急剧下滑现象。
路基处于水塘路段时,当路基占用水塘面积较大,路基范围外水塘面积较小时,水塘宜废弃,按干塘处理,先将整个水塘抽水放干,请处理及范围内淤泥,然后换填0.6~1.0m的厚毛渣石,再换填素土至路床顶;路基范围外侧用素土整平至塘埂。当路基占用水塘面积较小,水塘仍有保留价值时,在坡脚外侧抽水,路基内侧清淤并分层回填毛渣石至塘埂;常水位+0.5米以下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工后拆除编织袋围堰。因水塘塘埂处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将塘埂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设4%向内横坡,分层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后在塘埂顶铺设一层双向土埂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