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企业 产品 知识
国内国际财经房产汽车产经农业科技IT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娱乐女人军事游戏区块链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探索戏曲保护传承 地方戏曲,课堂唱响 人民日报     2022-08-15 20:22    

“明代山阳县书生熊友兰、熊友蕙兄弟,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兄友兰别弟外出谋生,友蕙则留家攻读……”刘蕊是江苏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的语文老师,昆曲《十五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曲目之一。课程之余,刘蕊经常给学生们讲述戏曲故事。“如今新课程标准推行,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孩子们了解戏曲、爱上戏曲,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刘蕊说。 刘蕊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2021届毕业生,打小喜欢听戏唱戏,一进大学就选修了《经典戏曲文本精读》课程。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戏曲已经成为音乐类师范生的必修课,其他专业师范生的必学鉴赏课。“将戏曲引入教学课程,很多学生毕业成为教师后,都主动当起了地方戏曲文化传承者。”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婷说,“我们培养的不是戏曲演员,而是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传教能力的老师。” 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一直很受关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探索“戏曲进课堂”,不仅缓解了中小学戏曲教学“一师难求”的局面,更为解决地方戏曲活态传承难题摸索新路。 “学院坚持师范传统和传统文化‘双传统’的理念导向,以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作为切入点,围绕江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在地方戏曲发源地建立实践基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仁雷介绍,如今已建立苏州昆山市东方幼儿园昆曲实践基地、宿迁市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淮剧实践基地、南京市红太阳小学南京白局实践基地等江苏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实践基地70所、传承研习基地3所,培养出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5名,指导编写了《太湖一枝梅》等校本课程。

免责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