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的电镀工艺是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通常包括酸性光亮铜电镀、镍/金、锡等工艺。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工艺中的技术、流程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02、浸酸工艺
浸酸工艺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板面氧化物,活化板面。通常,酸液浓度维持在5%左右,有时会达到10%,旨在防止水分带入导致的槽液硫酸含量波动。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酸浸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板面氧化。此外,若酸液变得浑浊或铜含量过高,应及时更换。
全板电镀铜及维护:
全板电镀铜工艺用于保护新沉积的化学铜层,防止其被酸浸蚀,并通过电镀增厚铜层至适当程度。槽液成分主要包括硫酸铜和硫酸,采用高酸低铜配方,以确保电镀时板面厚度的均匀分布和对深孔小孔的充分覆盖。为了保持工艺稳定,需每天根据千安小时消耗情况补充铜光剂,且每两周更换过滤泵滤芯。
PCB电镀的主要方法包括浸镀、喷镀和刷镀等。
浸镀:将电路板完全浸入含有金属离子的电镀液中,通过电流作用使金属离子在电路板表面沉积形成金属薄膜。浸镀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可能存在金属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喷镀:利用喷枪将电镀液喷洒在电路板表面,通过控制喷枪的移动速度和角度,实现金属层的均匀分布。喷镀适用于对金属层厚度和分布要求较高的场合。
刷镀:使用刷子将电镀液涂抹在电路板表面,通过刷子的摩擦作用使金属离子在电路板表面沉积。刷镀适用于对局部区域进行电镀的情况。
在微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印制电路板制造正朝着多层化、积层化、功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不断演进,这无疑对制造技术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挑战。传统的垂直电镀工艺已难以满足高质量、高可靠性互连孔的技术需求,因此,水平电镀技术应运而生。
